首頁 >人物 >

今日看點:古人何以過冬閑?風雅別致、意趣盎然

這個寒冷的冬日,開著空調或暖氣,刷著手機看著世界杯,是很多人的日常。那么在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空調、沒有暖氣的時代……古人在寒冬時節(jié)都做些什么來打發(fā)時間?不得不說,有些古代文人過冬方式,風雅別致,又充滿意趣。

圍爐煮酒


【資料圖】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很多人都會背。寒冷的冬日里,眼看著就要下大雪了,白居易看著紅泥小火爐上一壺溫熱的好酒,忍不住寫首詩邀請好友圍爐共飲,真是十分浪漫了。劉十九也很上路子,立即回了一首詩:“知己三杯酒,暗香共暖爐。北風誰踏雪,疏影伴君無?!?/p>

“這個時候的白居易,因為朝廷斗爭,被貶官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做司馬,但他心態(tài)調整得很好,沒有自怨自艾。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他的怡然自得?!苯洗髮W人文學院副教授趙翌對記者表示,甚至有人推斷,白居易在紅泥小火爐上熱的酒,是他自己釀的,畢竟在唐代,酒還是挺貴的,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自釀。

圍爐煮酒,詩歌唱和,是古代文人在冬日的一大風雅事,詩與酒,帶給他們足夠的精神慰藉。和白居易、劉十九兩人寫詩約酒相比,唐朝名相張九齡就是個雷厲風行的行動派了。他想與友人陸澧在冬日里喝酒作詩,就立即走出家門,因為在他看來,這件事就得“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即便山路崎嶇遙遠,也會欣然前往;縱使大雪厚積,也要踏雪前去。

圍爐煮酒這樣有儀式感的冬日活動,現(xiàn)如今又重新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了,不過,現(xiàn)在的年輕人選擇的是圍爐煮茶。茶爐中煨著茶,桂圓、紅薯、花生等小食將烤盤填得滿滿當當,年輕的茶客圍爐而坐,一邊閑聊,一邊伴著溫潤的茶香品嘗茶點,頗有幾分古意。在某社交平臺搜索“圍爐煮茶”這個關鍵詞,會跳出幾萬條搜索結果。圍爐帶來的溫暖和治愈,是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延續(xù)。

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于漫天飛雪之時,不懼天寒地凍,不畏山高路遠,踏雪尋梅,賦詩寫文。

“踏雪尋梅最出名的文人,當數唐朝詩人孟浩然?!壁w翌介紹,張岱的《夜航船》里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泵虾迫粸槭裁磹勖坊ǎ克陂L安(今陜西西安)參加科考期間,與王維結交為摯友。有一次,他與王維同作梅花詩,總感覺王維的詠梅詩句勝自己一籌,于是向王維請教。王維說:“萬千字詞任其用,詩之精靈在四周?!泵虾迫宦牶笊钍軉l(fā),決心到深山里看看真正的梅花,品味其性格和氣節(jié)。于是,盡管寒風凜冽、大雪紛飛,他仍一路尋覓梅花芳蹤。別人問他為何大冷天往山里跑,他回答說:“我在這里尋梅?!币灿纱耍疤ぱっ贰钡牡涔时皇廊私蚪驑返?、口口相傳。

即便不下雪,賞梅也是古代冬日風雅之事。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曾描述過賞梅的場景——如果在山中,則搭起一頂帳篷,三面擋風,留一面觀景。人們坐在帳篷中,用炭火取暖、溫酒。如在園中,則設置幾扇紙屏風,上面加上平頂,四面設置可以開閉的窗子。如此大費周章,只為賞一會兒梅花,足見古人對梅花的喜愛。

踏雪尋梅也是許多畫家筆下的重要題材。明代畫家王諤的《踏雪尋梅圖》描繪了一主三仆于雪天往深山尋梅的情景。只見畫中山石棱角方硬,兩株古梅盤根錯節(jié),樹干虬曲蒼勁,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感嘆一聲“暗香疏影”。清代的《乾隆雪景行樂圖》也是畫的雪中賞梅,虬曲生姿的枝干上,朵朵凌寒怒放的紅梅分外惹人注目。乾隆皇帝手持如意端坐在廊下的交椅下,一邊觀賞屋外的雪景,一邊看著幾位或放爆竹、或堆雪獅的皇子,目光慈祥,神態(tài)安然。這幅畫由意大利畫家郎世寧與中國畫家唐岱、陳枚、孫祜、沈源、丁觀鵬合作完成,堪稱清朝乾隆年間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的佳作。

影視劇中也有踏雪尋梅,1987版《紅樓夢》留下了唯美片段。曹雪芹在原著中寫道:“一看四面,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卑籽?、美人、紅梅,構成一幅經典的畫面,電視劇中極好地進行了還原,讓人難忘。

寒江垂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碧拼娙肆谠摹督?,描繪了一幅冬日江邊垂釣的畫卷。

大雪覆蓋,天地間白色蒼茫,萬籟寂靜,只見一舟一釣翁,這是何等的意境。難怪后世的畫家紛紛據此畫了許多寒江垂釣的名畫。

《雪漁圖》是創(chuàng)作于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幅絹本設色畫,此圖為描繪南方漁翁站在雪景中望著魚兒上鉤的生動情態(tài)。一個雪后風寒的傍晚,一位頭頂蓑笠、身穿蓑衣的老漁翁站在河岸上,一手持竿捂著嘴鼻,專心致志地等待著魚兒上鉤。他的蓑笠、蓑衣還帶著未化的積雪,十分生動。

《明袁尚統(tǒng)寒江獨釣圖》是明代畫家袁尚統(tǒng)的繪畫作品。此圖中,清冷靜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獨自垂釣,對岸山勢險峻,天空陰沉,將雪山反襯得更為鮮明。近處挺勁的青松被積雪覆蓋,迎風傲立,枯樹低枝,頗具生機。這幅畫完美體現(xiàn)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

清代胡錫珪的《寒江獨釣圖》扇頁,同樣也是根據柳宗元《江雪》的詩意而繪制。作者為了表現(xiàn)下雪的情景,特地在江面、蓑衣、斗笠及竹葉上敷以白粉,白色不僅暗示出雪意,也增強了畫面清涼的意境,與垂釣者自得清娛的高逸品格相應。(邢虹)

關鍵詞: 踏雪尋梅 紅泥小火爐 孤舟蓑笠翁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