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時間長!覆蓋范圍廣!風雨影響大!
第6號臺風“煙花”來勢洶洶,受其影響,江蘇沿江和蘇南地區(qū)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據(jù)氣象部門分析,此次“煙花”帶來的降雨強度與2019年9號臺風“利奇馬”相當,沿江蘇南部分地區(qū)的總雨量甚至可能超過“利奇馬”。
7月25日9時起,江蘇提升防臺風應急響應至Ⅱ級,當天20時,省水利廳發(fā)布長江江蘇段洪水藍色預警;26日9時30分,發(fā)布太浦河洪水橙色預警。
面對嚴峻形勢,一場防汛防臺大考全面打響……
周密部署 全面迎戰(zhàn)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次放松。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指揮,統(tǒng)籌調度。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強化責任, 全力以赴做好各項防御工作,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堅固堤防。
針對防汛防臺工作,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門作出批示,要求針對極端天氣較多和汛期進入關鍵時刻,做好預案,確保安全度汛。
25日晚,位于南京市上海路5號24樓的江蘇防汛防旱指揮部內燈火通明,省防指指揮、省長吳政隆再次組織召開全省防臺視頻調度會商會,對防御部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責任擔當,深入排查隱患,落細落實措施,堅決打贏防御臺風“煙花”這場硬仗,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盡最大努力將財產(chǎn)損失降到最低。
從23日起,省防指即啟動應急機制,每日進行加密會商研判,分析臺風發(fā)展趨勢及不利影響,研究部署防御工作。每日發(fā)布簡報,通報臺風動態(tài)和防御工作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眾發(fā)布預警信息,提醒公眾提前做好防臺風準備。
這是一場和臺風的賽跑。省防指先后派出6個工作組,趕赴沿江和蘇南地區(qū)督查指導防臺風防強降雨工作。23日深夜,省水利廳發(fā)出通知,要求廳系統(tǒng)黨員干部在抗臺中做到值班值守、查險排險、苦干實干“三在先”。24日下午,視頻連線沿江6市水利部門,對各地防汛防臺準備情況進行檢查。
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上陣指揮,領導班子全部下沉一線開展工作,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防臺工作職責目標,落實落細各項重點防御措施,確保一旦發(fā)生任何險情,做到第一時間響應。
科學調度 精準防范
臺風暴雨加上天文大潮影響,可能造成長江、太湖、里下河等地區(qū)河湖水位快速上漲并超警。臺風后期還將影響淮河中游和沂沭泗地區(qū),江蘇可能面臨四大流域漸次遭受臺風影響的局面,淮河干流、沂河、沭河可能發(fā)生超警洪水過程。
為防范臺風可能帶來的影響,省水利廳及時調度,預降河湖庫水位,騰空庫容接納降雨。
在太湖地區(qū),調度常熟樞紐、新溝河江邊樞紐等沿江水閘、泵站聯(lián)合運行,全力排水,降低蘇南運河無錫段水位。在淮河地區(qū),調度三河閘保持敞泄,高良澗閘、二河閘盡量多泄,保持出湖流量大于入湖,盡力降低洪澤湖水位。在里下河地區(qū),沿海五大港閘盡力排水,預降里下河水位。
緊盯水庫運行水位,嚴格水庫汛限水位管理,督促臺風暴雨影響區(qū)域的水庫,加快降低庫水位,騰庫迎洪。加強水利工程巡查和運行監(jiān)管,對病險工程和險工患段重點防守。
省水利廳廳長陳杰表示:“從近幾年的防汛實踐來看,堅強的水利工程基礎和精準的指揮調度系統(tǒng)始終是制勝法寶,我們將加強雨水情監(jiān)測研判、水利工程精準調度、河湖庫巡堤查險等各項工作,為防汛防臺贏得主動。”
聞風而動 嚴陣以待
防御臺風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各地各部門全面協(xié)調配合,堅持群防群控,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
省應急管理廳聚焦可能受臺風影響的重點區(qū)域,統(tǒng)籌調配各方資源力量,組建防汛防臺抗洪搶險、排澇、水域救援3支突擊隊,9支水利專業(yè)搶險隊伍、市縣63支隊伍完成集結,摸排全省隧道口、低洼處等重點易澇地區(qū),采取“就地前置”方式,做好救援準備。設置蘇州吳江、無錫宜興兩個前沿指揮部,統(tǒng)籌調度力量,實現(xiàn)太湖地區(qū)1小時內機動到位,增援力量3小時內機動到位。
住建部門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做好城市應急搶排準備,強化高空構筑物、廣告牌等戶外設施安全防范工作。
交通運輸部門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養(yǎng)護檢查和搶通保通工作,確保排泄洪設施通暢,加大對下穿通道、易積水路段、沿河河道等路段巡查頻率,及時搶修處置隱患。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門搶早做好水稻、玉米、蔬菜地溝系配套與疏通,搶早收獲成熟糧食蔬菜,全面開展?jié)O港漁船安全隱患排查,對在港伏休漁船進行實時管控,確保漁船和人員安全。
氣象部門利用多渠道實時發(fā)布臺風預警和科普信息……
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落實責任,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組織干部群眾全力做好防御臺風各項工作。
南京市全天候、全時段開展巡查排查,重點防范隧道、地鐵、城市重要公共設施、下凹式立交、地下空間、低洼片區(qū)等出現(xiàn)積水受淹。嚴格“一點一案”,全面落實搶排隊伍、設備和措施。
南通市臨時關停全部沿海沿江地區(qū)公共區(qū)域及景區(qū),加強江海堤防、里下河圩堤及大中型涵閘巡查力度,重要險工險段落實24小時值班巡查。
無錫市出動6.54萬余人次,加強江河湖庫圩堤巡查防守和軌道交通、地下空間、高空設施、危舊房屋等重要設施的隱患排查整治。
截至26日16時,各地防御“煙花”臺風共轉移人員335529人,回港避風船只19091艘,排查消除戶外廣告牌等市政隱患12595處,排查消除龍門吊、塔吊設施等建筑工地隱患7329處,停工企業(yè)7802個,停工工地23247處,關閉景區(qū)479處。面對臺風,一項項部署,一條條舉措,為守江河安瀾、護民生福祉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防風墻”“擋水壩”。(記者 吳瓊)
責任編輯:Rex_01